我不希望結果是被青竹絲咬到,被救護車帶離這裡。
借了一臺oBike失敗,我決定抄堤防邊的小路、望著遠方的燈火走回市區。這條河畔小路最終是條死路,衛星地圖的引領也抵不過颱風每年的更新。沒路,走田埂總行吧;小時候的記憶告訴我,有田就有圳溝、有圳溝就有剛性結構,沿著圳溝水泥走最終應該會抵達大路吧。隨著河畔小路越來越遠,越走進田深處越泥濘、路越小、野草越高、天也越黑、我也越害怕。一個風吹草動突然意識到,這裡是蛇會出沒的地方。
.
穿著白布鞋、帶著耳機聽Spotify,原本的想像是套著粉嫩的濾鏡騎著公共自行車探索臺東,就像忠孝東路人行道上可以看到的都會男女一般;我不希望最後的結果是被青竹絲咬到,被救護車帶離這裡,這有違原本騎著單車探索這座城市的獨立精神。後來我決定乖乖走正路、逃回原本的河畔小路,沿途順便看看有沒有螢火蟲。天已經黑了,遠方臺東市的燈火依舊,此起彼落的垃圾車也因為都卜勒效應,音調走得亂七八糟,跟我的心情一樣。
.
為此,我錯過了@namesot 在晃晃二手書店@susuguesthouse 分享@doyouaflavor 的大作#街頭生存指南,覺得遺憾。剛下過雨的五月夜晚,結果最終走到路的盡頭螢火蟲一閃也是沒看到;這才意識到方才這麼幾小時的時間,我已經走到科技保護的城牆外面了,而所謂的回鄉之路真的沒有想像中的浪漫,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放下自己被台北洗禮過的依賴與驕傲的話。